动真格了,招投标倒查13年!
看来这次是要动真格的了!
近日,河北省招投标领域迎来重磅消息,河北省数据和政务服务局发布公告:
为严厉打击招标投标领域各类违法违规行为,现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全省工程建设、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、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项目招标投标过程中的违法违规问题线索。

征集线索范围:
房屋市政、交通、水利、农业、林业、能源、铁路等行业,依法必须进行招标的工程建设、政府采购货物和服务、机电产品国际招标项目的招投标过程中,招标人、投标人、招标代理机构、评标专家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存在的违法违规问题。主要包括:
1.招标人明招暗定、先建后招、虚假招标、招小建大,通过化整为零或虚构涉密项目、应急项目等形式规避招标,不按评标结果确定中标人,设置各类不合理限制,排斥限制不同所有制企业参与招标投标活动等行为;
2.招标人、代理机构、评标专家、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工作人员与投标人串通投标的违法违规行为;
3.投标人弄虚作假谋取中标,或通过租借资质、建立“投标联盟”等方式进行围标,有关企业出借资质帮助围标等行为;
江西、内蒙古、湖南等多地也陆续发布
招标投标领域专项整治问题线索征集的公告
江西更是将倒查期限从3年调整为13年

多省协同联动的动作,告诉我们
工程领域招投标倒查行动,开始了!
我国对公共资源交易领域腐败问题的治理
进入全周期追溯、全链条追责、全要素监管的新阶段
国家对招投标领域违规问题也十分重视。
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要求 “深化整治金融、国企、能源、烟草、医药、基建工程和招投标等权力集中、资金密集、资源富集领域的腐败”。
国家发改委2024年启动的全国评标专家清理行动已将3.8万名违法专家清退出库,地方公告正是对这一专项治理的延续。
这更警示着我们每位造价人在未来的工作中,要严守纪律、坚守底线,拒腐败、规履职,杜绝招投标等环节违规,紧跟专项治理要求。